轻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第二次高考 > 第2章 高一暑假学习02
    第一天的计划就是先把语数外和物化的题目都大概看过去,估摸一下自己当前的水平。



    岑淑慎信心满满地打开了暑假作业。



    这啥啊这是……



    那些眼熟的需要高文化素养才能做出来的选择题们,模棱两可的病句、你认识他他不认识你的读音、傻傻分不清楚的同义词、莫名其妙的排序题……



    岑淑慎唰的一下又把作业本合上了。



    还是去中专吧……



    她努力平复了下心情,上辈子都考起了本一,没道理重来一次连个本一都考不上不是?



    岑淑慎也没打算换一门看看,她深知,数理化只会比语文更让人头疼。



    她用她后来复习医学的专心和考研的拼搏精神,硬着头皮看下去。



    第一道题目她竟然觉得自己会做!!



    依次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中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诞生于西方的歌剧传入中国在其生根生长的过程中面临着“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困境……对作品进行本土化(改造)……(淋漓尽致)展现了中国歌剧的民族特色。



    她对了一下答案,果然对了,她是还有点文学水平在身上的。



    不过其实淋漓尽致是她的直觉,她开了一本新的厚厚的活页本打算拿来记语文,语文都是细碎的知识点,再适合活页本不过。



    岑淑慎认认真真地写下2016年的第一行字——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



    酣畅淋漓:常指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



    前者侧重意思表达,后者侧重感情宣泄。



    不管怎么样,的确有了个良好的开局。



    但第二题她就迷茫了——



    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比喻)



    是比喻吗?这句话她知道好像也许是鲁迅写的,她记得这首诗,讲什么来着?我把我的心意……她涨红了脸。



    *



    “舒舒你不吃饭了?”妈妈敲了敲书房门,然后推门进来。



    “哟……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不玩游戏了?不看小说了?不出去吃韩料了?”她嘴角的笑意越来越大,岑淑慎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这么年轻的妈妈、特别是这么年轻又笑得这么开心的妈妈。



    她从兜里掏出手机,咔咔就对她拍了两张。



    “喂老公……你看看我们闺女,在学习啊,这还得是我教育得好,这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不就成了?”



    不一会岑淑慎听到她手机里你爸爸的声音:“只怕她是头脑发热了一时兴起。”



    “怎么可能。”她听见妈妈断然否认,完全不是后来高二高三甚至高考后那副失望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来,舒舒,先吃早饭。”妈妈把她连推带拖拉了出去,脸上的笑容一直挂着就没消失过。



    岑淑慎看到桌上的酸奶和葱油饼,眉头绞了起来。



    “怎么了舒舒,不喜欢吗?你昨天才说想吃葱油饼……”



    岑淑慎迟疑了片刻,然后坚定地摇了摇头:“妈妈,他们都说我胖死了,死胖子恶心死了不想跟我玩,我想趁暑假瘦一点。”



    开玩笑,葱油饼啊,这油这热量,米饭的好几倍呢,常年控制体重人士坚定地摇头拒绝,她要赶紧回到她的一百斤。



    岑淑慎顺手捞起酸奶看了一眼背后的热量,果然不是低糖酸奶,不过一瓶酸奶也还好了,早饭酸奶两百卡再吃个鸡蛋大约两百七十卡,她很快就能瘦下去。



    妈妈又是欣慰又是难过:“你都没跟我说过……哪个小兔崽子说你恶心……我早就跟你说过你太胖了要减肥,你从来不听我的,我也没指望你八九十斤瘦得像竹竿,怎么着110斤是能达到的目标吧?”



    岑淑慎往厨房走,一边走一边说:“我吃个水煮蛋再吃酸奶,吃完我要学习了,妈妈对不起我下半学期没好好学落了好多课,我不是考砸了……”



    她偷偷瞧妈妈。



    妈妈竟然没生气,她叹了口气:“我们早就知道了,你当我们年老眼瞎了啊看不见你什么学习状态……你能清醒过来就很好了,爸爸妈妈一直相信你。”



    岑淑慎一下子扑进了妈妈的怀里,眼泪汪汪。



    她当然知道她的爸爸妈妈一直相信她甚至放任她,手机不没收她、学习不管她,她高二开学第一天就因为没写生物作业被班主任请家长,口无遮拦说了一句我爸爸妈妈不管我的。



    班主任一个电话打给她妈妈:“听说你们不管孩子的,既然你们不管,那我们老师也不敢管,你家小孩牛/逼/的,开学第一天就没做作业,你说我要不要管?”



    气势汹汹,上来就让妈妈低了一头,导致她一直对班主任刘强怀恨在心。



    可他们从没怪过她,她的原生家庭从来没辜负过她,是她辜负了她的原生家庭,她闺蜜也是自由放养成长,和她整个高中都在一个班里,最后稳稳地去了沪都国内最好的七所大学之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了好了。”妈妈拍了拍岑淑慎的肩膀,朝气蓬勃地说:“爸爸妈妈都相信你,你千万不要辜负爸爸妈妈。”



    *



    吃了早饭的岑淑慎雄赳赳气昂昂地坐回了书桌前,继续研究那道题。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夸张)……一日看尽,感觉是对的嗳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借代)……感觉这里是比喻啊



    不过借代是什么东西?



    于是误打误撞的,第二题也做对了,不过也正常,她当了十年的语文课代表,从小学初中到高一都是,她的语文素养一直都并不差。



    她在笔记本上认认真真地记下了“寄意寒星荃不察”,寒星、荃比喻人民,又记下了借代。



    目光往下平移,选择题只是知识的堆砌,需要日以继日的积累,下面的阅读才是大头,她本身就是个阅读苦手,这下更是头疼。



    她还要重新把需要背诵的东西啃下来,好在暂时只有高一一年的内容。



    她把背诵跳了过去,直接跳到了阅读。



    怎么说呢,阅读是一个灵感与技巧并重的东西,它是有套路的,它又是没套路的,总的来说是套路无没套路并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地方,不过这会他们还没有正式总结套路,都是东戳一笔西补一刀,岑淑慎记得总结套路那是在高三的时候,语文老师按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上相对比较全的内容增增减减,于是她赶紧在要买什么那记下来,五三,最起码得买语文的。



    而前面两个是电动牙刷和科颜氏高保湿面霜,她也不确定这会电动牙刷还有没有风靡和到底贵不贵,总之她要是成绩能上去,一定要求着她妈妈给她买。



    *



    这就是宠坏的小康家庭的孩子,好在她其实也不算被宠坏,只是贪玩了点,她早上学了两年,高三考完都没满十七周岁,堪堪十六周岁半,这会她只有十四周岁样子,她从她妈妈生病的那年大一暑假开始懂事,但整个高中和她的天资已经被她白白丢掉了。



    不过其实她也不确定自己到底有没有天资,也许只是到了高中跟不上了呢?毕竟她当年高考堪堪过本一,三百四十来分,语数外三门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差,只能说平平无奇没有特别突出的,尤其一门语文都没满及格(96),在她朋友圈里一比差到没边了,可到底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可她就甘心吗。



    岑淑慎扪心自问,自己并不甘心。



    *



    她现在看的是一篇论述类文本,选自朱光潜的《谈美》,论述类文本是高考现代文阅读里最好做的,基本就是结合文本,在文章中找答案和记住套路。



    岑淑慎对着答案大概做了两篇,选择题是好做,但是一些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啦,分析文章结构的题目还是把握不住,她迫切地需要一本总结概括性的工具书,于是她干脆暂时放弃现代文阅读,进入文言文阅读区域。



    说实话,这对无论过去的她还是现在的她而言都是一个难点,她找到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在小本本上写下了文言文复习计划——课本和课外相结合。



    她高二高三的语文老师有一个文言文学习小妙招,只不过有点费时间。



    先把文言文一行隔两行抄在活页本上,然后一行用来注释、一行用来翻译,原文的字写开一点,一套下来整篇文章就捋顺了。



    说干就干,她把必修一二的语文书扒拉出来。



    先从劝学和师说扒起,再加上一篇游丹霞记的课外文言文,这三篇就是今天的目标了。



    说实话,《劝学》和《师说》属于两篇她至今读来依然朗朗上口的文章,当年背了千百遍的必背篇目,她非常顺畅地读了下来,最后一段甚至能背两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



    背着背着,甚至摇头晃脑起来。



    岑淑慎先把劝学抄在了一本活页本上——她当年真的是文具大豪,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十年之后她买文具都心疼,十年前的自己一支五十的水笔眼睛都不眨。



    然后把一些她不太会的标注上去,假:借助,利用。她顺势联想了一下,狐假虎威是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就很顺畅地把这个意思记住了。



    最后一句一句翻译,翻到不顺畅的地方就先拿铅笔做个标注,等通篇第一遍翻译下来再参照参考书或者上网搜。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量,她非常想要能把自己高三的笔记本们全部带回这个年代。



    《师说》快粗翻完成的时候,妈妈喊她出去吃饭了。



    岑淑慎揉了揉脖子,打算吃完饭休息一小会。



    喜欢第二次高考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第二次高考(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