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 第42章 发赏
    王安国忍不住感叹道:“神京之中水深,小弟从高邮出发时家中父祖辈就告诫过,今夜过后,才算略微明白了一些……”



    刘统勋面色上有震惊,也有愤怒。



    王安国也是如此,方有这样的感慨。



    他们都是正经的耕读之家出身。



    家中的长辈都是为官清廉,做人做事都在乡里饱受赞誉。



    廉者不饮盗泉之水,这是两人的家族长辈的教诲。



    他们也没想到,刚到京城安顿下来不久,就是亲眼看到权贵们的丑恶嘴脸。



    怪不得大周吏治越来越败坏,而民间也是越来越民不聊生!



    读书人中,有蝇营狗苟之辈,读圣贤书只是为了自己的富贵。



    也有平庸之辈,随波逐流而已。



    而也有精英人物,齐家治国,都属上上之选。



    更有难得的圣贤之人,立功,立言,立德!



    这些人,才是读书人中的上品之士!



    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其实就是道尽了上品读书人的抱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掷地有声!



    有人只是拿这些话来忽悠,有的人则是真的将其当成座右铭!



    悠悠两千年,类似的名臣虽不多,但也陆续不绝。



    至前明时,有开心学的王阳明,更有为大明续命,谋国而不谋身的救国名相张居正。



    张居正之后,再无名相,所谓的名臣,无非就是一群裱糊匠人。



    刘统勋也是内阁首辅一般的人物,毕竟是首席军机大臣。



    就是所谓宰相。



    当然,权力格局不能和真正的宰相比。



    担当抱负,也不能和真正的名臣相比。



    其实,也就是个裱糊匠。



    毕竟刘统勋侍奉的是乾隆,古往今来皇权集大成者。



    但现在的刘统勋毕竟是青年人。



    胸中热血尚存。



    想到那些官员和权贵的丑恶嘴脸,刘统勋也是忍不住道:“都是一群无耻下作之徒,纲纪国法不存才会有此辈!”



    两个举人对视一眼。



    “刘兄,我辈若为官,当谨守本心!”



    “是的,王兄,若有可能,当荡涤妖氛,还大周朗朗乾坤!”



    两人都是一笑。



    王安国接着道:“不过,贾东主当真不凡!”



    “是的,我们能在春闱大考之前遇此奇人,也是一番际遇了。”



    两个举人都有些唏嘘感慨。



    原本就是图个免费食宿。



    后来在报纸上看到很多不凡的想法,对贾芸的敬意多了几分。



    倒是射雕这本讲究情节,人物,还有过于玄奇的小说,对举人这种读书人来说只能算是解闷消闲的读物,意义远不及能影响世道人心乃至商品销售的报纸。



    甚至刘统勋能看出报纸的发展前景极大,甚至能影响舆论,操控人心。



    只是他不知道贾芸是明白这一点,还是只看中报纸能带来的利润?



    此事在刘统勋看来极为可怕。



    甚至是会冲毁一直以来读书人掌控舆论的旧格局。



    刘统勋当然不会提醒贾芸,哪怕贾芸气度恢宏,一定会给他不小的好处。



    在他心中,商人言利,不可深信。



    哪怕贾芸现在是名震京师的文豪。



    在正经读书人眼里,贾芸还算不得自己人。



    就如这千年之下,出名的诗人,画家,词家,书法家们一样,始终不被认为进了学问之门。



    只有经学家,儒学家,比如汉之郑玄,卢植,宋之朱熹,明之王阳明,这些人才有资格进文庙,成为诸圣群哲之一。



    贾芸,距离真正的小说名家还有距离,更不要说诸圣哲人,刘统勋根本不可能完全信任这位贾东主。



    尽管贾芸为人大方,对他们也是颇为大方,两人心中也颇为感激,但在举人心里,双方还是颇有些距离。



    “嗯,发赏钱了?”



    “这也是伙计们应得的。”



    冬日寒冷,但庭院中人心火热。



    赵致仁等人亲自去钱庄换了大筐的铜钱回来。



    这年头,有钱人用银子多,普通人还是喜欢铜钱。



    虽然储存不便,但也不会轻易被偷或是丢失。



    特别是这些伙计们,他们之前太过贫苦,哪曾见过银子?



    一两银子拿在手里轻飘飘的,哪有一吊钱拿着过瘾?



    贾芸也是穷过来的,当然知晓人心。



    从队官和重伤级的每人十吊开始发起。



    重伤的刚救治完成,有的还在昏迷,但只要醒着的,都是在房间里高声吼叫起来。



    “谢东主赏!”



    “多谢东主!”



    十吊钱!



    这些少年,在进入贾记之前,一吊钱的财富也没资格拥有!



    他们在逢年过节时,能有三五个铜钱用,买一个糖人或一串糖葫芦就算这一年的年景不错。



    更多时候,就算逢年过节,乃至过生日,仍然是吃糠咽菜,别说钱了,能吃一碗细面揉成的面条,就算是谢天谢地!



    进了贾记书局,虽是卖身为奴,也很辛苦。



    要轮班到机器前印书,印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傍晚开始学文化知识,东主亲自教众人读书,识字。



    然后吃罢晚饭,便是开始训练体能,队列,长铍刺杀术。



    但再辛苦,也比在原本的家中过的好。



    原本也辛苦,还吃不饱,穿不暖。



    现在却是一日三餐无忧,顿顿都能吃饱。



    而且,每天都有荤腥,羊肉,鸡,鸭,鱼,猪肉,这些荤腥从未断过。



    这是他们从出生到长到十五六岁,做梦都梦不到的好日子。



    加上月钱,大家都极为刻苦,几乎人人均能拿到一吊钱或八百钱。



    每次领月钱时,金灿灿的黄色铜钱在手中叮当作响,那个时候,也是他们心中最为愉悦之时。



    贾芸从未差过这些伙计的月钱。



    哪怕他们极为尊重贾芸,视书局为家。



    并且也是有奴契。



    供吃供住,不给月钱也说的过去。



    但贾芸向来都是按时给月钱,不拖一天,不欠一钱。



    人人均是对未来充满向往和希望。



    也是少年们面对强敌的勇气来源之一。



    任何人要破坏他们的未来和希望,就要承受他们的怒火。



    “来,致孝,你是五吊。”



    钱致孝,排头之一,这一次亲手杀敌一人,身受轻伤。



    贾芸提起五吊钱,把沉甸甸的铜钱放到眼前少年手中。



    “是谁给你的钱?”



    一旁,周致诚大声叫出声来。



    钱致孝脸上露出激动之色,大声道:“是东主!”



    “该怎么办?”



    “为东主效死!”



    贾芸面露笑容,并没有阻止眼前这一幕。



    甚至可以说,周致诚能想起这么做,是有贾芸的“故事”提点。



    众多少年中,涌现出越来越多出色的。



    赵致仁,周致诚,朱致义,冯致信几个最为出色。



    每个少年都各有特点。



    赵致仁恢宏大气,有战斗经验,性格坚韧。



    朱致义和冯致信勇猛敢战,力大无穷。



    周致诚则是心思缜密,可为心腹。



    比如眼前这件事,别人做,可能弄巧成拙。



    周致诚就能把握好时机。



    一个人能窥探人心变化,抓住时机影响人心,哪怕武力值不高,也是顶尖的人才。



    在周致诚的影响下,后续的少年一个个上前来领钱,都是大声谢过。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贾芸也不嫌麻烦。



    这二百多少年,人人均是他亲自发饷发赏。



    从他这里亲手领钱的意义不同。



    这二百少年,是将来的火种,在未来会是贾芸的得力臂助。



    哪怕此时费些心力,也是得大于失。



    喜欢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