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科技兴国 > 第255章 投资
    填完高考志愿不久,就是暑假了,过去三年他们自驾将国内几乎玩了个遍,今年暑假,他们准备走出国门,去国外见世面。

    第一站去的是欧洲,重阳和艾玛两口子带队,远秋夫妇、郁知文夫妇,加上远家的五个孩子,以及木拉提的大儿子和索娜尔的大女儿。他们兄妹前两年又都生了二胎,孩子还小,一般出门不带他们。

    一行十几个人,浩浩荡荡,非常热闹。

    郁振兴离世之后,郁知文终于有了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远夏和郁行一包揽了所有的旅行费用,也算是回报姐姐姐夫这些年作出的牺牲。

    第一站去的是德国,远夏和郁行一也跟着一起去了,因为德国分公司二期建设完工,暑假期间正好可以投入使用了。

    郁知文夫妇和文博是头一次出国,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出过国,一般都是以小家庭为单位出去旅游,以中国周边的日本、新马泰为主。

    上班族没有太多的时间,只有黄金周、小长假这样三五七天的时间,所以去的地方也不能太远。

    全家人一起参观了行远的德国分公司,期间一起参加了波鸿分公司二期的开张仪式。

    之后远夏和郁行一陪大家一起游玩了德国和法国,才又回到德国工作。

    屈文渊见他们回去工作,也想跟着一起走,被远夏劝住了,难得有机会陪远秋出来转转,就别着急工作了。

    德国的马斯特公司是行远接手后的第四年才实现盈利的,研发人员将马斯特和行远的技术结合起来,再加上智能系统,让混凝土机械实现了技术升级。

    2016年,马斯特的混凝土机械又重回了欧美市场的巅峰,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泵王。

    行远的水泥泵车技术同样也实现了升级,不仅是动力系统,行远材料研究所与中科院合作研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使得臂架泵车的高度达到了91米,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最高,从原来是70多米一下子飞升到这个高度,这让业内同行只能仰望。

    波鸿分公司建设算是完成了,产品线也得到了完善,生产的都是欧美市场比较紧俏的产品,以小而精为主。

    由于采用的全新的生产设备,成本相对比较低,市场竞争力比较强,加上智能系统的应用,在世界范围内也有比较强的竞争力,销量也是以比较可观的增幅在增长。

    远夏和郁行一在德国工作的时候,其余人则继续在欧洲旅游。

    他们从西欧到南欧再到东欧、北欧,最后一站是冰岛,暑假也差不多结束了,大家再从冰岛直飞回北京。

    文博回来的时候,给远夏和郁行一带了不少礼物,都是他一路购买收藏的,有些有实用性,有些则是纯粹的装饰品。他俩都很高兴,儿子长大了,知道给他们买礼物了。

    冬至先回深圳,才来越城报到。本来他还想拒绝父母送他来上学,不过远冬说要顺便回来看看大哥大姐,冬至没法拒绝。

    远冬心里也是交集,没想到兜兜转转,最后儿子还是考回了家乡的大学。

    尽管在外人看来略有遗憾,但他们夫妇还是满足的,儿子的成绩虽然不如外人期待的那么好,也已经很不错了,关键是三观正,品行端正,有理想,做父母的并没有什么遗憾。

    远夏和远秋说:“冬至在这里上大学,你们就放心吧。”

    常乐笑着说:“没什么不放心的,他是个男孩子,去哪儿我都不担心。”

    远冬说:“其实我以为他不会报越城的学校,他从小就心大,说要去没有熟人的城市上大学,没想到他最后还是报考了这里。”

    “我是不想来越城上大学的,我这么大的人了,上大学还离家里人这么近,就跟没断奶的娃儿似的,有点没面子。谁叫我没考好,能选的范围有限。”冬至说着还耸了耸肩。

    远秋闻言忍不住笑:“你这么大的人了,我们不会去学校看你,你想回来就回来,不回来也不催你,给你足够的自由和空间。”

    冬至抱拳:“谢谢大姑理解。”

    文博说:“冬至哥,我要去你们学校找你的。”

    冬至抬手勾着他的肩:“当然没问题,咱们是同龄人,算不上长辈照顾。”

    冬至来越城上大学,最高兴的自然是文博,他又多了一个玩伴,比钱崇懋幸福多了,他一个人在西安怕是要羡慕坏了。

    远冬在越城停留了两天,跟远夏闲聊时说起了工作上的事。

    远冬说他们公司目前正在跟一个电动车企合作,帮对方做智能车载系统。

    远夏说:“我看新能源车以后会是个大趋势。日本搞氢能源汽车,一直都没获得突破性进展,倒是国内的电动车已经推出了几代,国家政策又在鼓励新能源汽车,我看好能弯道超车。”

    远冬点头表示赞同:“你说的有道理,我也觉得能弯道超车。哥,我们公司打算跟电动车企合作,以后也做电动车。我们出技术,对方造车,你觉得怎么样?”

    远夏问:“打算跟哪家合作?”

    远冬说:“未来。”

    远夏闻言心中一动:“我觉得可以。”未来是将来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品牌之一。

    其实远夏也在考虑投资电动车企,工程机械的销量具有周期性,但小汽车不一样,周期性不那么明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行远需要一个持续增长的利润点来帮助公司度过行业低谷期。

    远夏说:“你们跟未来合作的时候,看看他们还需不需要资金,我也打算投一点。”

    远冬笑起来:“大哥,你也想投资电动车?”

    远夏点头:“对啊,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行,我回头帮你问问。”

    这几年行业行情不好,行远缩减了大量的开支,除了波鸿公司的二期投建,就没有进行过别的投资,如今行业开始复苏,资金宽裕些了,远夏要趁着发展不错的情况未雨绸缪,做点好的投资。

    11月初,远冬给远夏带来了消息,未来汽车正在融资,让远夏去找未来谈合作的事。

    跟未来联系之前,远夏召开了董事会,商量投资的事,不过还是遭受到了很大的质疑。

    大家普遍的观点是,公司今年的业绩才刚刚有起色,资金并不算宽裕,如今就要拿出一大笔钱去投资,会不会有点冒险,不如再等等。

    远夏说:“今年前三季度的销售额就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度的销售额,上个月的销售额比9月份多了10。这说明行业复苏并不是假象,而是切切实实存在的,咱们现在正面临行业周期性的波峰,还在上行中,明年的销量只会比今年更多。我们不能等到明年有了闲钱再去考虑投资,因为投资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所以哪怕是贷款,我也决定促成这个投资。”

    郁行一说:“我也赞同远总的做法。咱们公司主要投资都在工程机械行业,而咱们行业的周期性太过明显,如果不分散投资,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太弱。等下一轮波谷到来时,不知道还能不能幸运地扛过来。”

    崔平生说:“我赞同。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是亲眼看见兴越的惨状的,负债累累,要不是靠政府支撑着,怕是已经倒下了。

    于是跟未来合作的事便在公司内部得到了通过,接下来就是行远这边主动去跟未来汽车接触洽谈。

    行远早几年就已经在研发锂电池,还跟比亚迪有过相关的合作,不过合作停留在技术交换上,更深层次的合作并没有。

    远夏这次的打算是,先看未来愿不愿意自己用电池技术换股份,如果不愿意,那便注入资金。

    未来汽车起步比比亚迪晚了近二十年,他们以设计和生产新能源汽车为主,电池还没有自研,准备采购。所以当远夏提出要用电池技术入股的时候,对方显然非常心动,说要考虑一下。

    行远不是专门生产锂电池的,技术比专业锂电池生产厂商略落后一些,因为投入研发没有对方那么多。当然也还是可以用的,毕竟跟比亚迪进行过技术交流。

    但这对没有自己电池的未来来说,绝对是个巨大的诱惑,毕竟哪个做电动车的不愿意拥有自己的电池呢?

    可是对一个成立才短短两三年的企业来说,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而前期是不可能从市场回血的,所以有些东西能放的就先放到一边了。

    如今有一个绝好的机会摆在眼前,现成的电池技术,甚至连生产线都有,怎么可能不想要?就算是技术不是最顶尖的,起码也能达到八分水准,这不比从零起步要快得多?

    未来的老板亲自给远夏打电话,表示愿意合作。远夏便邀请他们来行远考察电池技术和生产车间,对方欣然同意。

    几天后,未来的老板就带着一群人过来了,在参观完行远的电池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后,对方便极力邀请远夏去未来详谈合作事宜。

    远夏赶紧领着陶阳以及电池研发中心的负责人去了未来汽车总部,未来厂址设在苏州,离行远上海分公司不远,以后双方沟通也会比较方便。

    远夏在苏州待了一个星期,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行远为未来提供电池技术,并提供5亿资金,获得未来6.5的股份。

    前期电池由行远生产提供,等未来成立电池生产车间与技术研发中心后,再由未来自行生产。两家公司的电池技术要进行沟通交流,互通有无。

    迄今为止,未来尚未生产出一辆汽车,这个投资在外人看起来其实有点像是一场豪赌。

    但远夏知道,在不远的将来未来会是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一颗明星,现在只需要几亿资金,就能拿到这么多股份,要是等产品上市了,就不可能就只值这么点钱了。

    两家公司签订合同的日期是2018年1月2日,元旦假期后的第一天,就在前一天,未来发布了第一款汽车,远夏也受邀参加了发布会。

    2018年开门红,对行远和未来来说,都是个好兆头。

    2017年,对行远乃至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来说,都是打翻身仗的一年,整个行业的涨幅超过了30,而行远的涨幅更是达到了41.3,年营业额达到了633亿人民币。